首页

高跟虐马眼

时间:2025-05-28 20:42:21 作者:跨越海峡 嘉台何以共赴创新发展之约? 浏览量:27830

  中新网嘉兴5月28日电(黄彦君)1600多家企业与台湾开展经贸交往,累计引进台资超100亿美元,每年有4万人次台胞前来探亲访友、观光旅游,3000多名台胞长期工作生活于此……在浙江省嘉兴市,“两岸一家亲”的情谊在商业、人文互动中愈发深厚。

  28日,以“嘉台同行·智创未来”为主题的2025浙江·台湾合作周嘉兴专场活动在嘉兴经开区举行,再次连接起浙台两地的深厚情谊与广阔合作空间。

5月28日,2025浙江·台湾合作周嘉兴专场活动现场。嘉兴市台办供图

  从“相遇”到“相知”,跨越海峡,嘉兴与台湾谱写了怎样的发展故事?

  这是一场久久为功的创业创新“接力赛”。

  “我们的成长有着父辈半生的积累,更有强大祖国给的底气。这几年,嘉兴经开区给企业带来各种优惠政策和补贴,我们定不会辜负,在这里有无限的可能。”浙江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景辉感慨道。

  时钟拨回1997年。随着台商赴大陆投资热兴起,廖景辉的父亲廖进堃前来长三角地区考察。他看好嘉兴及嘉兴经开区的区位优势,选择在此投资兴业,并前后多次增资扩产。

  “一代”靠打拼,“二代”靠创新。作为“台二代”,廖景辉看重父辈的积累及城市营商环境,视野也更加开阔。“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,要当自己的主宰。”为摆脱牵制,他将自主创新的步子迈得更快,带领公司拿下60余项专利,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新时代台商创业的理想篇章。

  父子二人接续创新的故事,在嘉兴并非个例。眼下,当地台商“厂二代”“企二代”挑起发展大梁,站在父辈的肩上,为产业转型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。

  产城人深度互动过程中,不乏“双向奔赴”的温情。

  “有缘千里来相会,第二个三十年,我们还是会继续前行,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。”浙江一家台资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、副总经理蔡正雄深情地说。

  走进位于嘉兴市区的嘉兴善益共好公益服务中心,一楼店铺内陈列着各式爱心企业捐赠的义卖商品;二楼的培训空间内,来自嘉职院的老师正在为就业困难人群讲授职业技能培训课。

  这是该公司牵头建设的公益项目之一。2023年9月,在该市相关部门指导下,该公司可持续发展专项基金成立,在生态环境保护、困境儿童关爱和就业帮扶三大领域积极开展公益项目。

  在蔡正雄看来,嘉兴及嘉兴经开区不仅是公司“落地生根的出发点”,更是其“携手共进的好伙伴”,“企业将继续致力于公益事业,担当社会责任,与嘉兴一道成长。”

  创新氛围、优质环境,是城市发展的制胜关键。嘉兴对台商的吸引力,更在于持续注入的“嘉”速度。

  入选浙江省首批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,获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前20强,全年进出口总额超过4800亿元人民币,实际使用外资保持浙江省第3……一张张“金名片”背后,是该市作为浙江高质量外资集聚地的底气。

  本次专场活动现场,共落实签约项目21个,总投资5.24亿美元。活动期间,该地还将举办长三角台资企业恳谈会、产业链政策专项对接分享会、“青创筑梦”两岸青年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训练营等多项子活动,推动嘉台两地各领域交流融合。

  嘉兴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李军表示,嘉兴将秉持“两岸一家亲”理念,一如既往落实落细各项惠台政策,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推动嘉兴成为广大台商投资兴业、台青成就梦想的最佳目的地和最佳实践地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《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答记者问

(一)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方式。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长效监管机制,推动实施事前信用承诺、事中信用分类监管、事后信用修复的行业管理新模式,引导企业自觉合规经营。推广行政指导、行政约谈等柔性监管手段,按照合法、科学、审慎的原则,细化信息通信领域“轻微违法不罚”的具体标准,完善配套监管制度,依法给予经营主体容错纠错空间。

中韩双方将交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

此外,黄山、阜阳、合肥等地检察机关聚焦非遗保护与传承,办理相关案件17件,让传统文化基因焕发生机活力。黄山市人民检察机关共走访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0余处,针对重点非遗项目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缺乏传承、扶持与保护等问题开展精准监督,助推了徽州目连戏、汪满田鱼灯等一批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。

薛公村党总支书记程俊怀介绍,通过村企合作的方式,村里提供完备的水、电、网等配套设施。大闸蟹养殖产业是薛公村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,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行动。

呼和浩特乌兰牧骑走进北京中轴线建筑表演

贵阳11月2日电 (记者 张伟)记者2日从贵州省公安厅获悉,贵州省遵义市警方日前成功侦破一起“全链条”重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,抓捕各犯罪链环节涉案人员38人,打掉洗钱团伙3个,诈骗引流团伙、取现团伙各1个,全额挽损1080.9万元(人民币,下同)。

中国教育部:将为意大利高校提供百余个学生来华交流名额

“原价1299元的兰蔻面霜,如今72元到手”“原价899元的兰蔻精华肌底液,折后只用128元”……这是一些“小红书”平台官方认证店铺,正在售卖的一些自称为“临期打折”的大牌护肤品。一些爱美女性平日“高攀不起”的产品,只需不足原价一折的价格就能“捡漏”。近日,多位消费者却投诉称,“漏”没有捡到,反而掉进了消费陷阱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